凌晨三点的月光像一柄银色梳子,将我的梦境梳出细密的纹路,当手机屏幕的冷光刺破黑暗时,枕边本子上洇开的墨迹正以奇异的轨迹蜿蜒——那是我第三次梦见那个永远坐在第三排B座位的男生。
记忆中的课桌总带着松木的清香,阳光斜斜切过他后颈翘起的发梢,在草稿纸上投下细长的影子,此刻梦境里的场景与此别无二致,只是少年人眉间的褶皱里藏着某种我从未察觉的情绪,他递给我半块橡皮时,指尖的温度穿透二十年光阴,与当年数学测验时他替我修正错题的触感完美重叠。
弗洛伊德在《梦的解析》中写道:"所有梦都是愿望的达成。"但这个持续三个季节的梦境,似乎在完成着某种未竟的告别,我们依然在教室走廊相遇,他书包侧袋插着的蓝墨水钢笔与记忆中分毫不差,却在即将触碰的瞬间,他忽然转身走向楼梯口,留下一串被风吹散的粉笔灰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这种反复出现的场景让我想起荣格提出的"阴影原型",或许那些被青春期的矜持掩埋的情愫,正借由梦境的暗河汩汩涌出,在现实里,我们早已成为各自人生轨迹上的平行线:他在金融城西装革履地处理并购案,我在社区图书馆整理儿童绘本,但每当暮色漫过窗台,记忆总会在某个瞬间裂开缝隙,让十六岁的蝉鸣重新响彻耳膜。
心理学研究显示,持续三个月以上的特定梦境,往往与潜意识中未解决的"情感悬置"有关,上周整理旧物时,从铁皮盒底翻出他送我的《追风筝的人》,扉页上褪色的钢笔字写着:"有些故事,要等时间才能读懂。"这句话像把钥匙,突然打开了我尘封的思绪。
那个总在课间帮我捡起散落的课本的男生,那个在月考失利时递来薄荷糖的男生,那个在毕业册上画下简笔画向日葵的男生,原来早已将某种隐秘的期待编织进时光的经纬,当我在心理咨询室说出这个秘密时,咨询师轻轻转动着婚戒:"梦境是心灵写给自己的情书。"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如今每当夜深人静,我会在日记本上画下教室的平面图,第三排B座的位置被荧光笔重重圈起,旁边备注着:此处有未完成的对话,那些在梦境中反复重演的相遇与错身,或许正是灵魂在提醒我们——青春从未真正结束,它只是以另一种形态,继续生长在记忆的年轮里。
(全文共678字)
标签: #梦见男同桌